去年娄烨拍摄的《推拿》,聚焦盲人,以其独特的电影叙事手法,完美真实地呈现了盲人的喜怒哀乐。
并且启用了六位真正的盲人作为主演,在拍摄难度上,是娄烨迄今为止最大的一次挑战。
在51届金马奖上,更是一举拿下包括最佳电影在内的6个奖项。
着实惊艳了一把!
今天,鱼叔要推荐一部比《推拿》难度更大的电影。
全片角色都是聋哑人士,所以全片无对白无字幕,只有手语。
在去年的戛纳电影节大放异彩,连夺影评人周最佳电影大奖等三奖。
是去年戛纳最大开眼界的出位话题之作!
片名叫:聋哑部落
这次台译倒是文艺了一把,《过于寂静的喧嚣》。
鱼叔之所以今天来推荐,是因为这部电影出支援了。乃们可以一睹大开的眼界。
相比《推拿》的和谐结局,这部电影更加暗黑,更加暴力,同样很真实。
IMDb7.3分。
烂番茄新鲜指数87%,爆米花指数74%。
对于一部外表看起来如此性冷淡的小众电影,算是非常不错的评价了。
要知道全片130分钟,没有一句台词,也没有一句旁白啊,而且还没有背景音乐!
但是你也能真正感受到什么叫作:处处无声胜有声~
《聋哑部落》的故事发生在一所聋哑学校里,本该是心灵的港湾,但这里却弱肉强食,充斥着利益与贪婪。
聋哑人这一群体就像一个部落一样,仿佛与我们正常人的生活隔绝开来。
这里的聋哑青年们虽然不能言语,但在手语中却宣泄着极其狂躁的情绪。
男生靠拳头,女生靠卖淫,各自都有生存技能。
男主饰演的寄宿新生进入聋哑学生犯罪集团,在羞辱与拳头中一步步上位,却败给卖肉女生的激情中。
青春在残酷呼啸,动作在长镜头迸发,暴力、性爱以至堕胎场面,都原始泼辣,力破银幕的那声嘶叫更显言语累赘。
拉皮条的男孩子因为听不见而被货车碾死:
两个聋哑男女青年不安、痛苦、极致的性爱场景:
天蓝色的背景图真是美呆。
讲真,鱼叔只看到了背景图,乃们不许把鱼叔想歪!
真实震撼的堕胎场景:
这比《四月三周两天》里的堕胎看起来,真的疼多了。
顺带提一下,《四月三周两天》是2007年来自罗马尼亚的低成本电影,却在第60届戛纳电影节上摘得分量最重的金棕榈大奖。
该片讲述了罗马尼亚法律仍将堕胎视为违法时,一位女学生执意进行堕胎手术,结果引发了一系列可怕后果。
影片中女主角从怀孕到决定堕胎所经历的数天事件。
两个小时的少女堕胎历程,当时看的鱼叔怕怕的。
结果这部《聋哑部落》里的堕胎场景更让鱼叔怕怕的!
还有片中的暴力血腥场面也非常震撼,导演技术真好,相当逼真。
后来男主反杀:
这回有声音了,柜子砸头,很是清脆。
导演用无声的手法表现的更加细致化,也完全的把想要表达的东西表达出来。
全是非职业演员也难能可贵,这演技完爆面瘫们哪。
导演绝对是个不会讨好观众的主,两个多小时,没对白没旁白没背景音乐,静的可怕。
但是,这就是聋哑人士的真实感受。
而且两个多小时的片子只靠三十多个长镜头组成,导演好功力,累坏摄影师。
这位乌克兰导演找来失聪非职业演员演绎没有言语、毋须字幕的纯电影世界,形式极端超乎想象。
全片角色都是聋哑人士,基本他们比的手语只有他们自己能懂。
有人说,理解这片儿全靠蒙。
但其实这一点也不妨碍观众理解,影片故事并不复杂。
没有对白,反而衬托了聋哑演员的身体语言。
这种寂静让人更能专注电影剧情,也才能让我们感同身受地体验聋哑人的世界。
该片不是平常聋哑人题材类的鸡汤电影,恰恰相反,它非常真实,真实得有些刻薄。
最后的雪景,送给所有南方的孩纸们。
鱼叔已备好干货,回复“聋哑部落”即可收到(有手语字幕),这是一次全新的观影体验,去感受一个无声的世界吧!
好希望中国导演也能拍出不一样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