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中国》第三季开播了!

中国第一视觉杂志 最受欢迎图文公号

点击题目下方蓝字关注视觉志

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富戏剧性的自然景观,高原,山林,湖泊,海岸线。这种地理跨度有助于物种的形成和保存,任何一个国家都没有这样多潜在的食物原材料。为了得到这份自然的馈赠,人们采集,捡拾,挖掘,捕捞。穿越中国,今天小视将带大家探索那些美食及它们名字背后的故事。

番茄,又名西红柿,洋柿子。原产于南美,在秘鲁和墨西哥,最初称之为“狼桃”,是一种古老而常见的食物。而今天为大家介绍的这道开胃菜名叫:“火山飘雪”。以番茄为主料,切块加少许白糖制作而成。酸甜爽口,味道可谓上乘。

在中国人寻常人家里,还有一种葫芦科黄瓜属植物。也称胡瓜、青瓜,黄瓜。果实颜色呈油绿或翠绿,表面有柔软的小刺。烹饪手法传统简单,反而更能保留食材最真的味道。一道“青龙卧雪”,只需将黄瓜洗净,盘底洒些许白糖,便可与家人分享。

在吃货的世界里,中国人从来没有把自己束缚在一张乏味的食品清单上。人们怀着对食物的理解,在不断的尝试中寻求着对食物转化的灵感。猪,脊索动物门哺乳动物,身体肥壮,鼻子口吻较长,体肥肢短,性温驯。早在母系氏族公社时期,就已开始在炎黄土地驯养。

取猪蹄,作红烧处理,在底盘铺野菜作饰,一道“走在乡间的小路上”便出锅了。猪皮软糯,油而不腻。猪肉的沁香与野菜的爽口,一口咽下,整个人仿佛真的走在乡间。

取猪耳,猪拱切丝装盘,一道“悄悄话”便完成了。经过大厨的精巧设计,嘴巴跟耳朵重逢于碗碟之上想必有很多话要讲。佐以精心调配的蒜泥,便又是一道可口的家常菜。

转化的灵感总在不经意之间,一闪即逝。而美食家总能抓住这突然闪现的灵感。取生长于中国南部山区最有中国味道的辣椒,与猪嘴爆炒,一道“火辣的吻”便做好了。取一块放入口中,瞬时一股热浪涌上心头。是感动?是欣喜?不!是辣,那种让味蕾燃烧的感觉让人欲罢不能。

这种人类种植的最古老的农作物之一,早在7000年前就登上餐桌。红红的辣椒里边,喜庆吉祥,是不少美食家称心如意的食材。搭配同样历史悠久的家禽--鸡。养鸡在我国已经有8000年的历史,有文字可查的历史至少也有 3000多年。将二者煎炸爆炒,一道“红灯区”便可推上餐桌了。

但要想吃到这种食材最初的味道,还要用到最新鲜的青红椒。洗净切细圈,装盘调味。一道“绝代双骄”,便可以唤醒你沉睡的味蕾。入口爽脆,后味热辣,回味无穷。

所有这些充满想象力的转化,它们所打造出的风味和对营养的升华令人叹为观止;并且形成了一种叫做美食文化的部分,得以传承。

比如这道,《小二黑结婚》。

比如这道,《一国两制》。

一道《母子相聚》,让人感叹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一道《波黑战争》,让人感叹世事无常。

最后一道我不说,名字留给大家来猜。

不同地域的中国人,运用各自智慧,适度、巧妙的利用自然,获得质朴美味的食物。能把对土地的眷恋和对上天的景仰,如此密切系于一心的唯有农耕民族。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一饮一啄饱蘸苦辣酸甜。不管是否情愿,生活总在催促我们迈步向前。人和食物的匆匆脚步,从来不曾停歇。

上一篇:让人大开眼界的未来设计! 下一篇:活捉一大波美少女
看巴士 m.kan84.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