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前几天采访张艺谋,对他说的一句话感受颇深。
张艺谋说,跟外国电影团队和中国电影团队合作,感受最大的不同,就是专业度。
在中国,很多摄影师、剪辑师,可能还没参与两三部片,就禁不住诱惑,跑去当导演、制片。
而在国外,一个摄影师、剪辑师,可能都将这份工作干上几十年。
这种在一个岗位修炼成精的专业度,正是好莱坞强大的基石。
甚至,牛逼的团队,能把导演不敢想的,也实现了。
比如姜文拍《太阳照常升起》时,本来打算在一条红色山脉中,拍出沙漠炎热干燥的感觉。
谁知拍到第三天时,突然雪下起来。
当时整个剧组,包括导演、制片人都觉得这戏没法拍了。
只有摄影师李屏宾不这么认为。
他说:
这个是老天给你的,这里的天气要有所变化根本很难,等一年都不一定拍得到这场戏,从大阳光到下雪都有,这样是好到不行阿,为什么不拍呢?为什么犹豫呢?
所以当下,他就给姜文拍出了一场美轮美奂的沙漠雪景。
还比如一部电影成功的重要要素——剧本。
一部片能让观众看得多投入,很大程度取决于编剧有多较真,剧本有多扎实。
比如在接手《霸王别姬》的剧本改编后,编剧芦苇决定要成为一个京剧内行——至少半个内行。
芦苇与张国荣
他泡在北京图书馆和中国戏曲家协会,研究了大量的京剧资料。
光前期的资料搜集就花了六七个月。
我看了两箱的书,其中有一箱是我买的,有一箱是我借来的。
就这样,他为片中每一个人物写了好几页的小传。
所以,你会看到程蝶衣身上有京剧名角言慧珠的影子。
言慧珠在文化大革命上吊自杀,死前把自己最美丽的衣服——旗袍穿上。
而片中的袁四爷在被枪毙时,是迈着一扭一跨的戏步走向刑场的。
这同样来自真人真事,原型是湖北一个姓高唱丑角的戏霸,死前也是迈着丑角的台步走上刑场。
还比如《小武》中,那个街头卡拉OK的场面。
是有一次拍摄收工后,剧组在车上看到有一群人在花圈店的门口唱卡拉OK。
美术执导梁景东提醒贾樟柯,这个场面片里可以用到——贾樟柯后来才组织拍摄了这一幕。
你看,要不是梁景东脑洞一开,说不定我们就看不到那个在吵吵闹闹的街头,人们唱着卡拉OK的超现实梦幻场景。
这些幕后的电影工作人员,就像导演的手和脚,和导演一起一笔一画,把电影里的世界从无到有生产出来。
不幸的是,现在的中国电影,市场火热,鼓动人心,这样以专业为美的幕后英雄越来越少。
幸运的是,虽然少,但依然有。
比如,上周由《ELLEMEN睿士》主办“汉米尔顿幕后英雄盛典”,就旨在挖掘优秀幕后人。
他们邀请了刘震云、陈建斌、蒋雯丽、杜媛、张阳组成评委会,评选出了九个专业类奖项。
激励那些电影工业至关重要的幕后工作者,向他们致敬。
如今“幕后英雄盛典”已举办到第四届。
第一届,他们将最佳编剧和最佳摄影两项大奖,分别颁给了《钢的琴》和《桃姐》这两部文艺佳作的幕后英雄——张猛和余力为。
第二届是《一代宗师》的天下。
它的幕后团队共斩获了最佳动作设计、造型设计、最佳灯光指导、最佳摄影等四项大奖。
而最重要的“ELLEMEN最具突破精神大奖”,则颁给了小成本文艺片《我故乡的四种死亡方式》。
第三届,他们则分别用三个和两个奖项,奖励了擒得柏林银熊的《白日焰火》,以及宁浩折腾了几年的《无人区》。
今年,“幕后英雄盛典”则见证了《黄金时代》、《推拿》、《一步之遥》等优秀国产电影台前幕后的盛景。
或许这些中国电影投资有别,类型有异。
但背后,同样都是凝聚中国电影人对电影的坚持和不懈的热情。
这些幕后英雄,同样值得每一个中国观众尊敬。
最后,送上今年“幕后英雄盛典”的获奖名单——谢谢你们。
最佳编剧
李樯 《黄金时代》
获奖感言:
马克思说得好,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希望各位幕后英雄都能领到工资。
最佳摄影
王昱 《黄金时代》
获奖感言:
我从未觉得自己是站在幕后的,因为电影的脸都放在银幕上,那些演员的脸也都是由我们放上银幕的。
最佳美术设计
柳青 《一步之遥》
获奖感言:
我最想感谢的是姜文导演,是他对电影尽善尽美的要求给了我们创作的激情。
最佳服装造型
陈同勋 《太平轮(上)》
获奖感言:
我儿子的班主任刚刚给我打电话,说他在学校犯了事儿,所以我还没想好获奖感言该怎么说。不管怎么说,谢谢吴宇森导演。
最佳剪辑
孔劲蕾、朱琳 《推拿》
获奖感言:
可能说英雄有点言过其实,我更愿意做一个手艺人,慢慢地打磨电影。
最佳灯光指导
徐欧 《一步之遥》
获奖感言:
感谢我身边的河南兄弟们,没有他们就没有我的今天。
最佳原创音乐
崔健、刘元 《蓝色骨头》
最佳声效
郝钢 《蓝色骨头》
温波 《一步之遥》
最佳动作设计
桑林 《绣春刀》
获奖感言:
动作这个领域是需要台前幕后相互配合的,是骨与肉的关系。
ELLEMEN最具突破精神奖
徐昂 《十二公民》
幕后英雄特别贡献大奖
童自荣
获奖感言:
我喜欢在幕后工作,这个灯光对我来说太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