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推送了动画短片,很多毒友赞Sir有逼格。
Sir很受用。
所以今天再接再厉。
今天Sir想安利的这位,说他是在世最伟大的定格动画大师,绝不夸张。
他在2000年就获得萨格勒布世界动画电影节(欧洲历史最悠久的动画节)的终身成就奖。
他的作品影响了蒂姆·伯顿、亨利·塞利克。
克里斯托弗·诺兰的偶像奎克士兄弟,不仅是他的死忠粉,还拍了一部以他命名的短片致敬。
说了这么多牛逼哄哄的名号,亮底牌吧,可能有些人已经猜到,就是——
杨·史云梅耶(Jan Svankmajer)
这位名字很拗口的大师,1934年出生于布拉格,今年已经81岁。
《纽约客》曾说:
影迷被分成了两类,一类是从来没有听说过史云梅耶,一类是看过他的作品才知道自己遇到了天才。
可惜大多数人是前一种。
不信你看,豆瓣关于他的作品,每部看过的都不过万。
最多的《对话的维度》只有9000多
这不科学!
在Sir看来,他牛逼却鲜为人知的原因只有一个——作品实在太另类、太重口。
史云梅耶可能是史上使用媒介和材料最丰富的动画人。
木偶、石块、泥土、动物的骨头或肉,以及日用品如牙刷、皮鞋,几乎只要是个“东西”,都能成为他动画的一部分。
比如《肉之恋》里,主角是两片忘情挑逗的生肉。
这跟我们平常看惯的,用粘土、木偶制作出的精致人偶拍出的画风大相径庭。
史云梅耶曾这样解释自己作品里的“恋物癖”:
对我来说,物品总是比人类更持久、更有生命力。
它们见证着一些事情的发生,只是选择沉默,但它们不会隐瞒和撒谎。我做的,只是让这些物品开口说话而已。
短片《与魏茨曼野餐》,人类世界惯常的物件,都在草地愉快玩耍。
椅子滚山坡。
象棋自己开战。
反而在几个闪回中出现的旧照片上,人类的面孔呆板、表情僵硬,跟活泼的桌椅产生强烈的反差。
最后秋天来临,桌椅、棋盘、唱片机,都被埋在落叶中。
但没关系,到了春天,落叶被吹走,它们又苏醒了。
而人类,被深埋地底,无法复活。
可以说,成年人在史云梅耶的作品里,永远都是恶心、荒唐、充满着欲望。
看史云梅耶的大部分作品,你一定会被其中直接而赤裸裸的情趣震惊。
比如他1993年的短片《食物》中,吃午餐的人因为迟迟等不到侍者,开始吃眼前所有东西,包括鞋子、皮带……甚至腥臭的内裤。
最后跟“贪食蛇”一样,自己吃自己。
“吃”和“吞噬”的主题,在史云梅耶作品中屡见不鲜,食物,就是人类填不满的欲望。
他用这种超现实主义的方式,把人类潜意识中的最原始欲望——口唇欲、性欲,粗暴地放大给人看。
法国《电影手册》曾说:“对于人生超现实的悲观诠释,只有文学巨匠卡夫卡可以和史云梅耶相提并论。”
现在,史云梅耶每五年完成一部作品。
他的下一个项目叫做《昆虫》(Hmyz),据之前的报道,将于今年上映。
史云梅耶称这部片的灵感来源于:昆虫的行为跟人类很像,而人类也常常表现得很像昆虫——这让人想起卡夫卡的《变形记》。
总之,如果你认为动画只是一种充满情趣的娱乐,请千万不要选择看史云梅耶。
如果到这里你还没放弃——
那Sir想给你推荐一部他短片的巅峰作——《对话的维度》。
这部片曾被魔幻大师特瑞·吉列姆(《八十天环游地球》)评为他心目中影史最好的十部动画之一。
豆瓣评分9.1。
短片分成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趋同的对话”。
两个由蔬菜、水果、锅碗瓢盆等各种不同材料组成的人头,弱的一方不断被强的一方吞噬,强的又被更强的吞噬。
最后,原本不同的事物全都变得一模一样。
周而复始,循环往复。
第二部分是“激情的对话”,主角是一对泥塑的情侣。
在热恋中时,他们失去自我,相互吞噬。
一旦因为矛盾分开,就只剩下怨恨和报复,和最后的互相毁灭。
第三部分,“真实的对话”。
两个人不断从各自嘴中,吐出不同的物品。
从最初的合作默契——比如一个吐牙刷,一个吐牙膏。
到逐渐开始蓄意破坏捣乱——一方吐牙刷,另一方吐的却是鞋带。
直至最后,两败俱伤。
虽然只有11分18秒,但在Sir看来,它达到了伟大的两个标准。
一,创造性的表达,将平常不可连接的事物混合。
二,具备丰富的隐喻,每个人看完,都有自己一套说法。
所以,Sir在这里也就不多解读了。
诚如史云梅耶自己曾说:
看我的电影不需要说明书……就好像心理分析那样,人总有私自的秘密。没有这秘密,就没有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