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爱当导演的型男不是好设计师——让我们把这句评语送给Thom Browne。他总爱在秀场上搞点什么——要知道,在Thom Browne开始时装设计生涯之前,曾在洛杉矶短暂触电过表演事业。少时的爱好延续至今,从上一季的男装周,到最新的女装系列,Thom Browne继续着对神秘东瀛色彩的“剧场试验”。
这次,Thom Browne将秀场布置成了简易的移动剧院。环形的T台中央,是被空出来的几排座位——正当大家犹疑:如此的VIP雅座属于哪路来者时,踩着变形木屐凉鞋的模特们便给出了答案。
按剧本出现的模特们涂抹着夸张的艺妓装扮,头上还顶着升级版的超长羊角辫子,好像一群会动的日本传统绢人娃娃,缓慢落座于剧场之内。她们有着古典之神韵,却包裹着现代的外壳。这是Thom Browne一贯爱用的剪裁手法:垂直有角度的肩膀线条,熨帖整齐的西服领子,以及露出正好长度小腿的半身百褶裙。
这些都是Thom Browne经过精心测算的黄金比例式个人风格,听上去像是常春藤盟校的百年制服——觉得无聊吗?一定不会。那些被人俗称“马克龙色系”的轻快色彩被设计师大量运用,几乎贯穿了整个秀场,让“制服”的概念年轻了十岁。这也是Thom Browne的厉害之处——他站在极端夸张,与四平八稳的两端。所以我们说,Thom Browne是少数将“夸张系时装”大方穿上街的实用派时髦。
让我们接着把镜头推进,Thom Browne在面料上继续倾诉着他的东瀛情节。与外向型表述不同的是,他选择了更加含蓄且留白的方式:在一件西服外套的下摆,勾勒了一条红色鱼尾;淡粉色的外衣被裁出整齐的毛边,竟能拼凑出樱花的形状;甚至有一套黑白竖条纹的造型,影影绰绰中,我们能瞥见一个风雨飘摇中的竹林。当然,这些细节都是自作多情的有心人,刻意的捕捉。但Thom Browne在时装之外如果能构筑出一个东方迷梦,也不失为对眼球的犒赏。
有意思的是,看客们似乎更加沉迷于这一出摩登默剧。在谢幕时纷纷将镜头对准舞台而非Thom Browne本人。但Thom Browne估计不会黯然神伤,因为每一次的置景,无不是他设计的一部分。
后台探秘
这不是一场时装秀的后台,而是能剧表演间隙,艺妓们换装的试衣间。
听她们说
"我觉得这个系列非常有趣,尤其是那些古老的日本元素运用。他总能运用自己的语言将这些陈腐滥调的日本符号表达地非常有趣。"
——Susie Bubb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