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说木雕只能像门神
他刻的所有雕像
都有灵魂
他们一无例外地,都是少男和少女,青春的身体纤瘦修长,就像按着古希腊对于美少年的标准诞生的,你从他们身边经过的时候,他们甚至不太会对视你,低垂着眼睛,或者微微斜视,温暖肉色的身体,却带着一丝清冷。
你会忍不住过去碰一下他们的手臂,然后惊讶地后退一步,他们竟然,都是木头的。
我们所有对于木雕的启蒙故事,都是来自匹诺曹,那个一说谎就变长鼻子的熊孩子。而这些,都是真人大小的少年,他们围绕在你周围,离你可能只有0.5公分,灵魂(真的你可以感觉到灵魂)却飞在不可知的地方,你在展厅里如此深切地感受到,这么近,那么远。
如果你是前两天在浙江美术馆看到这些雕塑的,很可能在展厅的某个角落,这些木雕的父亲,Bruno Walpoth正在角落里安静地看着他那些水仙一般的孩子。
跟我们印象中漂亮女人走过会贡献出成吨赞美的意大利男性相差甚远,他沉静得连做演讲都不会像罗胖子一样情节起伏,《沉默的情感》整场讲座,没有故弄玄虚,没有眉飞色舞,走出场馆,会有人窃窃私语说:没什么亮点啊。
然而他的木雕却诉说了一切。
他出生的南蒂罗尔Gr?dental山谷,
几个世纪以来都是欧洲宗教艺术品的主要提供地,
山上全是树。
兴盛的时候,
几乎家家户户都拿着凿子,
小到玩具摆件,
大到宗教雕像。
就跟俗话说的,
Walpoth家里三代都是做木雕的,
“木雕艺术在我的故乡已经有整整400年的历史。
我的祖父和叔叔都是木雕刻家,
我从小就拿着凿子玩儿。”
神一般的叔叔,23岁就早逝的叔叔,对Walpoth一生影响巨大。
工业开始发展,林业开始保护,山谷中的每一个人,都开始感到了没落的气息。Walpoth跑去德国留学了,那会儿,写实雕塑在欧洲艺术圈简直没法混,大家都一股脑玩儿抽象,Walpoth玩得精疲力竭外加钱包空空。
回到意大利,照老爹的嘱咐开始接行活,接受宗教题材项目的定制,阴差阳错又回到了写实木雕上,倒是小赚了一笔。
美术学院教着课,小外快赚着,Walpoth却又有点不甘心,嫌那些纯粹的写实风太过简单,他的梦想,是给每一尊木雕都注入灵魂,让每一个经手的人像,都能一眼看出Walpoth的独家标签。
整整30年,他就在自己那间工作室里实验,迷茫,再实验,再迷茫……重出江湖的时候,他果然凿出了一个不一样的青春世界。
跟宗教雕像繁复的衣饰不同。
Walpoth的孩子们,
都穿得很少,
有一些干脆什么都不穿。
然而他们一无例外地,都有着迷茫的眼神,和若有所思的神态。
他所有的模特,都是左邻右舍和自家孩子,(这颜值平均水平,真是突破天际)。
下面这尊雕像就是Walpoth的女邻居,这已经是她第二次做模特了,Walpoth还想以她为蓝本,着手第三个。
Walpoth用最传统的方法,配合木材本身的纹路,对衣服和头发做最简单的染色,这家伙最厉害的地方,就是对气氛的渲染。
拜托,这些只是木材啊,而经过Walpoth的手,忧郁而寂寞的感觉竟然就这么出来了。
不像青铜,也不像石头,木材虽然比我们活的时间更长,但它们最终将屈服于时光的磨损。然而那个在青春期,总喜欢在孤独里寻找自然沉默呼吸的少年,执着地选择了这种材质,来雕刻他的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