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r出生南方的海边,在Sir眼里,对南方的爱很简单。
夏天,海边,在一起。
简简单单七个字,就赤裸裸地告诉了你快乐的真谛。
所以Sir也狠爱北野武,他的电影总发生夏天的海边。
艳阳高照,喧嚣的蝉鸣,滚烫的马路,迅疾移动的车辆,还有那片宁静的海——让人想起了无忧的童年。
坦白说,在Sir月光族的那些年(其实,也包括这些年),没有它的滋养,呵呵,现在你们看到的公号,就是《毒舌韩剧》了。
不过,看得多,Sir发现,北野武的片,总有一些打不开的死结。
似乎都暗藏了一个诡异的点——并且,不停强化它。
搞懂以后,才发现武哥真在下一盘很大的棋。
听Sir慢慢说来。
北野武绰号北野蓝,无它。他的电影都毫无犹豫地涉及到大海。
他的蓝,从《那年夏天,宁静的海》(1991)开始。
这是一部无声的青春片——男女主角都是聋哑人,只能靠一些动作交流。
他们常常凝视大海,带着一种本能的向往。
而电影经常出现的场景是,男女一前一后,带着冲浪板走在沙滩上。
问题是,大夏天到海边冲浪。
长裤:
长裤:
还是长裤:
为什么不穿沙滩裤呢?
一部这样也就算了。
《性爱狂想曲》(1995)。
一个其貌不扬的男人,天天想约炮。
他天真地以为只要有车就会有女人投怀送抱,于是,他卖掉爷爷的肝和肾脏,搞到一辆车。
当然不是这辆
但女人没泡到:
男人倒是圈到一堆。
由于超载,车都冒烟了。
大夏天,大太阳,这么一打“男子汗”挤在一辆车,不嫌臭吗?
再看《坏孩子的天空》(1996)。
它是北野武的半自传电影。
小马与信治是传统意义的坏孩子,恶作剧,逃课,勒索同学。
两人中,小马性格火烈,桀骜不驯,明显是领头羊。
但就是这位大哥,在一次拳击较量中,却被“小弟”打败了。
张狂的红色输给了忧郁的蓝色。
小马可是混社会啊,长得也人高马大,这,有道理么?
再看《花火》(1997)。
它是北野武最有野心的电影。
北野武将自己对生死的哲学理念和决绝的意志倾注其中。
《花火》就是对自己的女人、对恋人们表达的歉意。
无疑,影片的题眼来自这个最诗意的镜头:
老公决定陪白血病的妻子,做最后的旅行。
但,这一对悲情夫妻,被人追杀,欠高利贷,女儿死去……是什么支持着他们,还能有如此平和的心态,坐在海边穷浪漫?
一般人早就疯了?!
再看,《菊次郎的夏天》(1999)。
听到这个名字,可能很多人会以为那个内向木纳的小男生是菊次郎:
错了,那个内向木纳的大叔才是。
而这片子最神奇的人物,是那个裸体的光头男。
如果说一开始赤条条是因为玩游戏需要。
那后来别人都穿上衣服了,他为什么还是光溜溜?
夏天,草地,不怕蛇虫鼠蚁咬吗?
最后,是《大佬》(2000)
这是最吊诡的一处。
在南方坐过出租车的人,都有经验,老外体味比较重。
那就怪了,北野武和欧玛·艾普斯靠得这么近,表情还这么惬意享受,难道仅仅是演技高吗?
但武哥明明以面瘫著称啊!
……
……
……
林林种种,扑朔迷离,电影根本没有给出答案。
直到Sir发现了,1986发生在北野武身上的故事……
1986年,北野武对《FRIDAY》周刊的八卦报道感到愤怒,率领手下“Takeshi军团”前往杂志总部,交涉不妥后大打出手。最后,北野武因对编辑部人员施暴而被逮捕—— 也就是所谓的“Friday事件”。后来北野武和其弟受到法律制裁,被判拘禁了6个月缓期2年执行。
Friday事件后,北野武担心在演艺圈前途不保,就跟好友岛田洋七说,“干脆开个咖喱店吧”,就是“北野印度公司”,开始抢印度人的生意。
据说,北野武通知岛田洋七到全日空酒店开第一次股东大会。五星级酒店,岛田正装出席。
谁知到了后,被服务员带到一个垃圾房一样的小房,打开门……
里面坐着北野武和北野武太太。
这时北野武宣布:“人到齐了,大会开始。”……这可能是全世界人数最少的一次股东大会。
听起来搞笑,但这都是真的,不信你百度。
还有周边呢。
可惜,武哥的咖喱生意始终没有做大——比起掌勺,他显然更擅于掌镜。
但据说,当时为了抢印度人生意,他还偷偷研究了另一款产品。
印度人最怕啥?
一个字,热。
这么热,什么东西清凉解暑,驱汗去味,一定能赚。大。钱。
日本人和中国人一样,都知道荷花清凉,莲心败火。
那么武哥有招了——把荷花和莲心加一起,辅以一些神秘中药古方,是不是就做成了全球最凉爽的去暑圣品了呢?
武哥深知,光产品好不行,还得吆喝。
《那年夏天,宁静的海》,他吆喝——
海边蚊子多,如何能随心所欲地穿短裤?
《性爱狂想曲》,他吆喝——
一堆人挤一起,如何驱除异味汗臭味?
《花火》,他吆喝——
伤心焦虑的时候,如何能安神醒脑?
《坏孩子的天空》,他吆喝——
蓝色(清凉),如何能打败红色(上火)?
菊次郎的夏天,他吆喝——
身处各种小虫的环境,如何防止叮咬?
《大佬》,他吆喝——
和重体味的老外在一起,如何还能畅快自由地呼吸?
真是苦了他,横跨十几年,用六部电影,变着法儿地提醒地球人——
用我的!用我的!
大神就是大神。
可惜,武哥始终是为他人做嫁衣裳。
这么神奇的产品,最后还是被中国人发明了。
拍片,拿奖,做大师,不是为了逼格……
都是为了钱!!!
而Sir拉片,截图,做文案。
还不都是为了广告!!!
不说了,赶紧喝口六神,补补脑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