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认为,最高的智慧在于认识到“未始有物”,从不曾有东西存在。这是极端的怀疑主义论调。而西方诸多哲学家在建立他自己的哲学大厦的时候,往往都是以怀疑的眼光来看待前辈,看待世界的。
比如,以严谨著称的康德就认为人类不可能有纯粹理性,并指出形而上学是不可能的。人类不可能认识到世界的真相。
一切的问题的成立在于基础,在于前提。如果前提是假的,那么引申出来的一系列问题就只能化为虚无,归为荒诞。
怀疑是人类成为人类的分水岭。当人类认识到我们所感受到的东西是“现象”,并追问它背后的“实质”的时候,人类就拥有了理性。而这种怀疑的态度与反思精神是哲学的基础。
正如郑渊洁所说:天才与庸才的区别是:庸才放眼世界,遍地是真理,然后盲从它。天才放眼世界,遍地是谬误,然后纠正它。今天我们就怀疑主义来谈谈电影。我认为,电影走到这个层面,已经是新的高度。看待一个国家的智力水平与进化程度可以以此作为切入点。毕竟,一个人或者一个民族的高度在于他的着眼点,而我很悲哀的看到,我们国家在这方面在诸子百家时代取得的领先优势到了我们这代,已经彻底没有了,而我们国家也很成功的迈进了低智商社会。
穿梭于未来与现在的梦——黑客帝国
黑客帝国作为一部商业电影是成功的。而可贵的是,这部有着让人眼花缭乱动作戏的影片在布局上,以及在其独特视角上。已经超出了商业片范畴。是少有的感官与内涵并驾齐驱的经典电影。
在怀疑之前,我们首先要知道我们能够怀疑什么。而我在这个题材上所列举的大部分片子都是从根源上怀疑的,也就是存在本身。所以,下面的片子我就不过多阐述剧情,也不过多的发表我个人的体会。只是将他们拿出来对比。因为哲学的任务不单单是回答问题,更多时候是提出问题。
过多的解读难免陷入独断论,反而背离了我们的主题。而我认为,思考本身就是美的。而思考的产物从来就不是单一的。更不能粗暴的把思考的产物打上对错的标签。所以,对此类题材感兴趣的朋友都发挥你的理性,让我们退化的大脑再运转起来吧。
PS:有些朋友可能认为这个主题说的是高智商电影。我也承认或许它们重合的部分不小。但是有些所谓高智商电影只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比如《十二宫杀手》他能提出的问题有限。而还有很多电影虽然不属于高智商电影,看起来也不那么浪费脑细胞,甚至一目了然,比如《楚门的世界》,可是仔细琢磨却越发有味道。 所以这是我列出这个主题与高智商电影或者悬疑电影的根本区别所在。 它们的区别在于所提出问题本身的层次深浅所决定的。
对于文明与信仰的解构——这个男人来自地球
在中国的魏晋时期,以竹林七贤为代表的隐士通常聚集于草棚之内,三五好友围坐一桌,或酒,或茶,或言,或默。席间话题不涉及民生,不涉及政治,要求与现实生活完全无关。只停留在抽象的概念范畴。这种谈话的模式被称为——清谈。
当然,这种纯粹的思想上的交锋和享受并非人人都可以涉及的。它注定只属于少数人。只有拥有超越一切差别的心的人,才能沐浴在超自然的,完全属于精神的世界里。
而这部片子就颇有中国古典风流雅士和古希腊雅典学院时期的风格。场景简单,人物也并不复杂。全部剧情完全靠对话和语言支撑和推动。
影片中的大部分人物都是某领域的权威,绝非等闲,而正是基于这个基础之上,才有了推动思维交错,催发脑细胞飞舞的,纯粹精神层面的狂欢。
影片到最后,虽然给了我们一个答案,但是我们更应该把这个答案视为问句或者反问句,而不单单是一句陈述事实的——他来自地球。
针对主观视角的质疑——小岛惊魂
我们在观察的时候是由此及彼的,我们在看待事情以及世界的时候,无论是感官还是思维,都是由内向外的,如同黑暗中的手电,从自身向外发散。
这就导致了一个问题:我们看到的越多,就越迷茫。我们对于外在越关注,就越忽视我们自身。从而有一些叫做哲学家的人不得不提出这样的问题:我是谁
对熟悉的事物的信赖与警惕——楚门的世界
我们何以对周围的一切没有了好奇心? 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
生活的全部是否就是升官发财,柴米油盐。生命是否就是日复一日的鸡毛蒜皮?当我们对琐碎的生活感到厌倦时,当我们梦中的“斐济”变得不可触碰时。我们是否抓到了造物者的蛛丝马迹,我们是否看到了身边亲人的蹩脚演技。
我们是否要停下来,问问——这一切是为什么?
虚幻与虚幻的交错——盗梦空间
同这个主题的大部分电影一样,本片关注的同样是“真实”的问题。
村上春树在《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里说:人们的大多数行动都是以自己仍将生存下去这一点为前提的,倘若去掉这一前提,便几乎没什么可做的了。
同样,伦理也好,文化也好,利益也好。都要建立在真实的基础上,抛开了真实,这些只能显得越发荒诞。
自我对自我的批判——傀儡人生
人究竟是环境的产物,还是传统的产物?抑或两者兼有。 人人皆为“自我”而忙碌。直到他对自我这个概念产生怀疑。
克尔凯郭尔指出,人生有三种绝望:
(一)不知道有自我
(二)不愿意有自我
(三)不能够有自我
而大多数人却在连不知道有自我这个概念本身都不知道的前提下,日复一日的顶着“自我”这个假命题每天奔波不止。
被造物对造物者的仇恨——银翼杀手
这世界上充满了造物者与被造物的关系。父母与子女,老师与学生,上级与下级,主人与宠物。这种关系式微妙的,也是危险的。因为造物者出于本能的认为他掌握着被造物的生杀大权,理所应当的认为被造物应该对他顶礼膜拜。最起码也要持有必要的尊重,平等是不可能的。而做为被造物,则要终身忍受这种先天的,畸形的伦理束缚。
直到有一天,有个人站出来说:上帝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