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影片取材于托尔斯泰的短篇小说,借一张500元大额伪钞在不同的人之间流传,反映出人生的种种悲剧。一个叫Norbert的年轻人,没能从父亲那里要到预付的开支。他找到一个叫Martial的朋友,后者唆使他到一个照相馆把一张500法郎的伪钞花掉。摄影师对他的伙伴收下伪钞十分恼火——本周第三张——决定把它转交给下一个受害人。当石油公司的维护人员Yvon Targe来给他们的油箱加油时,他收下了那张伪钞。Yvon来准备为一顿饭付帐,警察拘捕了他。为了洗清自己的罪名,Yvon聘了一位律师起诉摄影师欺诈。摄影师不愿放弃他虚假的证词,尽管这会给无辜的Yvon带来可怕的后果,他让自己的助手Lucien作了伪证。结果Yvon丢掉了工作。因为工作历史上的污点,他找不到新的工作,落得一个犯罪、绝望,最后是谋杀的下场。罗贝尔·布列松在《金钱》这部最后的杰作中,对物质主义与道德虚无提出了一个痛心、刻薄、普遍的控告。主角Yvon的出场是一个手的镜头,他正在联结输油管。就像在《扒手》中一样,这个图象是精神和肉体破裂的比喻**。然而,在《金钱》中,身体不再是一个生理上的整体,而是一个物质的表现:整个金钱的装置——制造、利用、流通。在当代社会的普遍隔离状态下,金钱是人们感情的中介——爱、内疚、羞耻、奉献、信任——感情的轻浮表现于金钱的偶然交换。但是金钱还展示了一种生物学的行为,通过它的毒性——伪钞本质上污染了所有接触它的人。Norbert因为他孩子气的胡闹受到了惩罚。摄影师的行为从道德不良升级到伪证。Lucien的欺骗最后导致盗窃。Yvon诉诸犯罪和残忍的谋杀。不可避免地,金钱的肖像成为了精神毁灭的一个象征。就像伪钞是金钱的仿制品一样,金钱也表现了一种人工的东西——一种虚假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