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只有雾霾的北京,那个梦里的京城再也回不去了

02-08   来源:看巴士   点击加载中

世上只有雾霾的北京,那个梦里的京城再也回不去了

在北京的雾霾里,每个人都有对干净之蓝的渴望和绝望。

在雾霾中艰于呼吸的人们怀念过往时,会认为他们不属于眼前这个巨大陌生、日夜变化着的城市,而属于已经远去的那个时代吗?但世上最清醒、最悲哀的一句话是: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诗人俞心樵的诗句“此刻,蓝天蓝到了家”,看似平淡无奇,却让那些从北上广逃离到大理的人惊叹,没经历过北京雾霾之痛,没见识过大理之明丽的人,无法体会这种对于干净之“蓝”的渴望和绝望。

《小熊维尼》里那头驴子Eeyore,觉得整个世界都处于宿命论之中,阴沉、悲观,像个忧郁的哲学家。雾霾深重的北京,让身在其中的人,都成了哲学家。

也许,北京糟糕到诡异的空气唯一的好处在于,它使生活在其中的人们总有新鲜话题可聊、可奇、可叹、可怨、可怒,可在瞬间找到“同呼吸共命运”的共鸣。

雾霾是个盖子。打开它,所有的槽点,都来了。

对于很多人来说,北京不是选择,却是刚需

北京,你决定来了吗?北京,你决定走了吗?

你知道吗?一纸北京户口竟然炒到了72万。

今年9月,北京市住房租金上涨5.3%,服务项目价格上涨5.1%,是拉动CPI的“主力军”。

800万北漂,18万指标,成为“北京人”如同千军万马挤过独木桥。

90万蚁族,其中77%人员存在住房条件较差情况。

北京蚁族蜗居的房子。在北京,住房的问题与雾霾一样深重。

但,即便雾霾深重,即便有上述所有的数字,奔赴北京的人群仍旧会源源不断。有些城市对于我们来说,是选择。而北京,对于很多人来说,却是刚需,无弹性。

对知识分子来说,北京是高校和科研院所多、思想多、研讨会多、媒体多的地方。

对演艺圈和艺术界人士来说,北京是功成名就、人脉集中、机会多多的地方。

对媒体人来说,北京是政策发源地、新闻多发地、专家密集地。

对于父母来说,北京是教育资源最好、考大学最易、距离望子成龙梦最近的地方。

还有诸多对北京的现实考量:作为首都独一无二的政治优势、行政优势,多年来赶不走也禁不了、绵延不绝的驻京办,发改委外长串的车流,大型垄断国企的总部,都在告诉你——这个城市有它傲慢的底气,因为即便它房价高、交通堵、空气污染、水源枯竭,但我们,总有不得不来的理由。

在北影厂前面聚集了全国各地的群众演员,他们内心里都有执拗的演员梦想,唯有奔赴演艺机会最多的北京。

也因此,有各种“北京不欢迎你”的姿态:

北京有最好的教育资源,也有全国最吝啬苛刻的异地高考政策。根据北京出台的政策,从2014年起,要求有北京市居住证明与合法稳定的住所,要求合法稳定职业已满6年,要求在京连续缴纳社会保险已满6年,要求随迁子女具有本市学籍且已在京连续就读高中阶段教育3年学习年限,即便满足了这所有的条件,也参加不了普通高考,只能参加高职、专升本、成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网络高等教育、开放大学等考试。无论是和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比,还是和山东、河南等人口大省比,北京政策都显得异常傲慢和苛刻。

北京有最市场化的公司、外企、媒体,让所有人不论出身凭个人才艺闯出一片天,但也总有各种各样荒谬的排外声音。“外来人口想要取得北京户口可以考试审核”、“对本地、外地人口购买北京住宅,应该同房不同价”——专家们频出惊人之语,北京媒体乐见其占据显要位置。

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说:各种族群或类别全都在根据同样的未成文法则行事,这种身份是持久的,它延伸到过去和未来,有种像生命一般经久不息的东西蕴含其中。

若是如此,我们愿意北京人性格中延伸到过去和未来的,不是傲慢和偏见。

疯狂的房价和日新月异的租房价让生活在北京的外地人不断刷新着有关居所的新名词:从地下室生存到胶囊公寓,从蜗居到井下穴居,北京客的生存智慧和忍耐力让人叹为观止。

一个城市如何对待弱势群体和底层民众,远比它有多少标志性建筑,多少耀眼赛事更能体现出这个城市的美好和强大。

北京大学未名湖畔。北京集中了全国最好的教育资源,同时执行全国最苛刻的异地高考政策。

在胡同长长的光影里怀念京范儿

北京是世界建筑大师的舞台和试验场,在这里,他们不断推出让世人大开眼界也大跌眼镜的标志性作品。但让“中国当代建筑之父”张永和一直记得的,却是这样一幅画面:小时候,他站在景山顶上看北京城,灰色的屋顶如波浪蔓延,只有绿树和偶尔冒出的辉煌的金色,打破了一片灰色的瓦浪。

如今,这样古朴、和谐而连贯的城市景观正在被不断刷新和取代着。北京越来越硕大无朋,在北京生活的外延也不断被刷新着。曾经的望京、天通苑、通州都已是过去时的话题,如今的燕郊,再调侃它属于河北还是北京也都不再新鲜。北京的大饼,还在不断地向大向外摊着。同在北京生活的朋友,见面次数以年为单位计算。

北京地安门外大街旧影。

有人开始怀念起老北京,向往《城南旧事》里的北京,《骆驼祥子》里的北京,《京华烟云》里的北京,《青春万岁》里的北京,《夕照街》、《钟鼓楼》里的北京。今天还在胡同里住着的年轻人会嘲笑文人和艺术家的矫情,一面是没有厕所和浴室、空间逼仄的胡同生活的窘困,一面是文人的审美需求。但他们都做不了主,无法选择也不由你选择。

其实人们怀念的老北京,也不只是胡同生活那么简单。作家崔岱远在《京范儿》里写出了一个北京孩子心底的北京。那里有蓝天、白鸽、红墙、灰瓦,那里的老街坊不紧不慢穿行在胡同里长长的光影间,永远礼貌客气,永远干净体面,带着京范儿,过着简单而讲究的日子。

地道的京范儿到底是什么?崔岱远认为很多人心目中的那种风格气质和神采大概形成于清末到民国,然后一直延续到上世纪80年代初。“那时候,人们还到副食店去打芝麻酱,家里煤球炉子上的水壶还‘呱啦呱啦’地开着;那时候登上钟楼,还能看到结构清晰的胡同群落,筒子河畔还能听到清亮透彻的胡琴儿声。”

曹禺经典话剧《北京人》剧照,剧本写于1941年。那时候,北京还是北平。

如今,这样的生活方式基本已经消失,拆掉的,不只是胡同和四合院,流逝的,也不只是京腔京韵,人们想念的,还有和谐亲近的邻里关系,老北京人安静而热闹、踏实而简单、自得其乐的生活方式。

但世上最清醒、最悲哀的一句话是:我们再也回不去了。

英国著名记者杰里米·帕克斯曼说:英国人坚持认为他们不属于近在咫尺的城市,而属于相对远离自己的乡村,真正的英国在乡下。

在雾霾中艰于呼吸的人们怀念过往时,会认为他们不属于眼前这个巨大陌生、日夜变化着的城市,而属于已经远去的那个时代吗?

在胡同的光影里怀念老北京,但我们知道再也回不去。

上一篇:在地道的英语里,英国人是怎么黑荷兰人的? 下一篇:白宫里都养过什么宠物?
影视一周升降榜
1
球形的荒野
点击663次
主演:田村正和,江口洋介,生田斗真,比嘉爱未 
2
仇恨之外
点击256次
主演:Olivier Meyrou 
3
五美元过一天
点击631次
主演:克里斯托弗·沃肯,阿曼达·皮特,莎朗·斯通,亚历桑德罗·尼沃拉,迪恩·凯恩 
4
水星领航员第一季
点击396次
主演:叶月绘理乃,斋藤千和,広桥凉,水星领航员第一季 
5
瘟疫求生指南
点击225次
主演:David France, 
6
寻找成龙
寻找成龙 语言:国语
点击225次
主演:张一山,成龙,姜宏波,颜丙燕,吴军,元华,唐嫣,元秋 
7
老妈们
老妈们 语言:英语
点击214次
主演:安娜·法瑞丝,阿丽森·詹尼,贾斯汀·朗 
8
春草
春草 语言:未知
点击900次
主演:陶虹,奚美娟,王雷,林妙可 
9
命中注定我爱你(泰..
点击533次
主演:素格力·威塞哥 
10
杀手之王(粤语)
杀手之王(粤语) 语言:国语
点击574次
主演:李连杰,曾志伟,任达华,梁咏琪 
热门专辑
菲泰同志电影
女同志
BL耽美动画
基情腐剧
GV电影
同志美剧
男模男星
古装同志
Bel Ami公司资源
G星gay明星
魅男gv
GV钙版
僵尸同志
真人秀
盗墓电影大全,关于考古探险盗宝
恶搞类大电影合集
蛇类电影_跟蛇有关的电影大全
光影运用出神入化电影
特异功能电影_超能力者
美少年GV美男电影
打真军电影
佛教电影
邪典电影
监狱题材电影
连环杀手电影
失落时看的电影
邪恶战胜正义电影
小清新文艺同志电影
男男舞蹈电影
经典Gay片老电影
性喜剧电影大全
恋尸癖电影
老年同志电影
双胞胎gv资源
性教育影片推荐
国产GV微电影
师生恋电影
超震撼视觉电影
萤火虫剧团电影
双性恋电影大全
残疾人励志电影大全
单身动漫男子
2013冷门电影大全
神偷盗贼电影
妖魔怪诞的大师电影
古典美学奇幻电影
10大魔幻电影
大尺度美剧推荐
二战经典电影
坟墓唾弃系列
NC-17电影大全
希腊神话电影
单身汉光棍电影
唯美精致画面系列电影
男模特杂志全见版
耽美H漫画
欧美同志短片
高智商电影
亚洲100部同志电影
小正太的电影
非洲暴力贫困战争电影
2014Gay片
拳击电影大全
失忆电影_银幕硬汉电影
反乌托邦电影推荐
纪录片史上最佳20
黑人GV
2015同志电影
B级片血腥恐怖
异种片恐怖外星异种电影
3D动画电影排行榜
有关猩猩的电影大全
病毒电影灾难片
穿越电影大全
足球电影大全
夏天的电影大全
金融电影推荐,十大经济电影
关于马的电影大全
圣诞节电影_平安夜必看经典电影
邵氏风月片大全_邵氏经典艳情电影
禽兽禁片
孩子看的电影_孩子电影清单
自慰男场景电影
旅游电影推荐,关于旅行的电影
裸体男电影,全裸的男人电影
性感男体诱惑电影
老电影,世界电影史_早期影片
奇葩蛋疼的异类电影
邵氏电影大全国语版
摄影师必看的电影推荐
管理学必看的电影
德剧,德国电视剧大全
恐龙电影,跟恐龙有关
密室逃脱类悬疑电影
人性底线挑战的十部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