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分析下很多人心目中最好看的科幻片《黑客帝国》

11-16   来源:看巴士   点击加载中


能否说电影《黑客帝国》重新阐释了存在主义哲学?

《黑客帝国》是直接受到了日本导演押井守的《攻壳机动队》(1995)的启发才诞生的,这部动画电影当年在整个西方引发巨大的震动,被誉为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成人动画”(注:“成人”不是指色情意义上的成人)。而在早几年,西方第一次感受到了巨大震撼的动画电影则是大友克洋的《阿基拉》(1988)。这两部作品从各种意义上改变了西方科幻电影的新玩法,至今许多欧美的影视作品存在大量对这两部作品致敬的“梗”(neta),尤其以《阿基拉》中主角飘移的红色摩托车成为影史中最为经典的镜头。电影《黑客帝国》就是直接沿袭了《攻壳机动队》在视觉艺术上的“奇技淫巧”,风格的继承只要看过两部片子作下比较就非常明显可见,至于在叙事方面创作人自己也承认受到了前者的巨大影响,没有争议。

当然,无论是《攻壳机动队》还是《黑客帝国》,都是科幻与影视伴随着时代思潮下的产物。我这里偏题,主要借《攻壳机动队》说以《黑客帝国》为代表的西方的科幻。

关于理解《攻壳机动队》这部漫画改编的动画电影,其英文标题是 Ghost in the Shell,即包裹在躯壳中的灵魂,其思想渊源主要来自笛卡尔的二元对立存在主义、科幻系列题材赛博朋克(cyberpunk)中的典型意识流传承,以及哈拉维博士发表的《赛博格(cyborg)宣言》(即在未来中我们人类一旦脱离肉体的控制与束缚,我们所诉求的新未来社会理当将成为什么样子)。《攻壳机动队》漫画原著作者是士郎正宗,但 95 年的电影绝对是监督押井守诞生的作品,漫画只是提供了一层壳子。

一、黑客帝国的“主义”更多可能是一种过度阐释

《黑客帝国》的电影似乎向了很多宗教(印度教、佛教、犹太教、基督教)、哲学上的的主义和理念(柏拉图的洞穴、笛卡尔的我思、萨特的存在主义、后现代主义……)和大神(所有的科幻大神、或者爱丽丝漫游的奇幻作者)致敬,但这恰好说明它没有什么真正的创新精神,只是一脉相承的科幻作品产物。被不少粉丝津津乐道的鲍德里亚作品《仿真和拟像》在电影中特别的出现被视作某种表征与意味,但鲍德里亚本人在《卫报》记者采访中坦言,这部电影扭曲了我的哲学。

二、赛博朋克这一题材的创成反而不应当被简单地回避

《黑客帝国》让人感觉很“酷”、“非常酷”,这是它对赛博朋克的最大贡献。因为赛博朋克的文学作品在没有动画《攻壳机动队》出现之前,实在是难以用动画以外的视觉形式来表现科幻朋克的迷幻与颓废的色彩。在此前的电影几度尝试都是失败或者被边缘化的作品,比如超时代前卫的《银翼杀手》。只不过《黑客帝国》同样在 1999 年表现出来的超时代感,这一次观众买账。八卦一下,94 年的《黑客》电影文本出来后连吃闭门羹,被所有电影制作公司拒绝——拍摄不出来这种作品的!你要怎么拍有本事你告诉我?——后来华纳兄弟拍板说我们来拍吧,一是因为沃卓斯基兄弟和这家公司关系好算人情债,二就是因为《攻壳》在西方的上映所引起的轰动。这时的电影制作公司多少模糊地意识到他们可以做到一个怎样的成品地步,另一方面对西方的观众而言,他们已经完全的、彻底的被这一题材与它的电影表现魅力所折服,非常愿意为下一部赛博朋克电影付钱。

就文学题材来说,赛博朋克的科幻文字作品发展得远远较于影视业更加成熟。优秀的作品不仅有深刻的思想深度,而且对未来社会的构想多元化,没有任何想像力的禁忌,甚至可以夸张地说它们同时深刻地影响着多多少少西方和日本的现实世界种科学技术发展的世界观。不过仅仅以文字的方式要求脑洞来意淫画面感的这种“禁忌”,一旦成为大众媒体辐射力更为广泛的影视题材,则仍会受到顾忌与限制,比如超越人种种族的物种种族的爱,一旦外星人以非人类的姿态出现,涉及到人形与虫形之类跨种族爱会不会影射到兽奸?机器人恋爱似乎就没有问题,还是我们假装是恋物癖来敷衍处理了?所以赛博朋克的题材在电影这方面的初期发展是受到不少限制的,也禁锢在反乌托邦与犯罪类型的故事里。下面总结几条“喜闻乐见”的老套剧情流叙事。

(一)剧情流核心思想的“老”梗:

1. 无论科学与技术的发展多么先进与了不起,人性永远战胜一切。

比如人类的爱(特别是父母对孩子的亲情之爱、男人女人对伴侣的情爱,这两者是永恒的普世价值)、比如人的信念、人的意志、人的精神……要言之,无论弱小的人类在强大的科技与超人类的能力面前显现得多么软弱、无能与渺小,最后的最后的结局,总是有各种无论合理或不合理的开挂桥段使得主角能够通过智慧与行动力之外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来拯救世界,至少留下“希望”。科幻瞬间变得魔幻不已。

2.

无论赛博朋克假设一个怎样在未来无限发达的国家、高度的商业化、泛滥的机器人与人工智能——在这一切人类物质与精神生活水平卓越的表象背后,总有一个集团的阴谋论正在或者试图去主改变现状,比如跨国公司、独裁专制的政府或领袖、邪恶的外星人或入侵者、争取平等人权而暴动的机器人、再或者诸如生化武器失败进化出来的僵尸,这些都是在呼唤“英雄”而注定要炮灰的反派角色。于是,乌托邦和反乌托邦的战斗剧情就开始了,又开始了,又又开始了,又又又开始了没完没了的中二病爆发期。这也可以说是科幻里程碑《星球大战》遗留给好莱坞的宝贵财产,以后科幻电影剧情基本都是经不起推敲的反乌托邦,重点被放在了电影的“特效”与“格斗”的场面上,你可以顺便放个女人讲一个爱情故事、再放一只话痨或卖萌的角色作为佐料。

3. 对科技的发展永远抱有颓废悲观的消极思想,对未来抱有警惕与深度的不信任

这一点是西方科幻的主要特征,至今仍是这样一个趋势。你基本不用期待一个吐槽搞笑的故事或一个宣传片来描绘什么和谐社会美好光明的未来。不过,西方的消极思想和同为科幻大国的日本的那种消极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东西。

西方公认的教科书级别的科幻鼻祖是《弗兰肯斯坦》(Frankenstein),说来有点讽刺,一般被公众的偏见视为某种男性特权产物的科幻领域的鼻祖的创始人竟然是为女性,玛丽·雪莱。雪莱本人的历史背景与交友圈极有八卦的价值,但在此唯一需要提到的是雪莱的母亲,她是英国女权主义身先士卒的先驱人物。《弗兰肯斯坦》奠定了西方科幻的教科书范本,其中怪物、女性(繁殖)、代替上帝这三个命题成为了不朽的科幻坐标。故事讲述了一位名叫弗兰肯斯坦的科学家试图取代上帝重新创造人类,当他成功通过闪电复活了由各种尸体的驱赶拼凑出来的人造人,他自己却害怕这个怪物而逃走了[注]。这个没有名字的怪物没有父亲也没有母亲,他在一次偶然的接触一户家庭(是盲人)中逐渐产生了身而为“人”的意识并获得了知识。怪物在自我身份认同的挣扎与不被社会所接受(反而被憎恨)的过程中犯下了杀人罪,也成为了对弗兰肯斯坦亵渎上帝的报复。值得一提的是,怪物承认弗兰肯斯坦为创造者(父亲?),他要求父亲对他的存在负起责任,给他再制造一个女性伴侣,然后他们就去南美过一辈子的隐居生活。原著小说本身的哥特风格已经黑暗压抑到不行,连续谋杀的惊悚结局更是相当悲惨——这种描述了科学进步所带来的一旦改变现状的冲突矛盾,相较于那些没有任何根据的技术决定论与未来盲目的乐观主义者,自然更让人从心底产生了来自灵魂的震颤。

[注]

闪电复活的实验正是当年意大利物理学家路易吉·伽伐尼 电击死青蛙的腿部肌肉发生颤动,从而发现神经元和肌肉会产生电力。从这一科幻的时代背景意义上来说,西方的科幻虽然脑洞可以很大,但基本都是诚实地反应社会的科学发展进步的姿态并诉诸以完美的形态化。这和日本科幻又是一个很大的区别。

《弗兰肯斯坦》这部小说的译本在中国的反响并不好,理解上存在文化语境的巨大差异。个人以为,中国或许曾经存在过短时间一个脑洞开放的时期,但从整个历史而言,中国人是拒绝想像力的合理性存在需求,并拒绝科幻、拒绝犯罪侦探推理这种不重实际的意淫题材的。更不用说,科幻和推理都有一个喜闻乐见的开头和结尾:报丧。——丧钟可以为谁而鸣?显然不能是中国和中国的执政党。

我也是后来在被迫阅读英文原著以及与他人的争辩中才意识到这是一部相当伟大的科幻作品。又,原书的副标题是《现代的普罗米修斯》,你也就可以理解为什么西方科幻作品非常愿意使用“普罗米修斯”这一符号了。日本这方在解释自己的传统科幻产物——以“高达”为代表的巨型机器人——为什么不受西方人待见的原因之一,就是西方根深蒂固的弗兰肯斯坦情节。

4. 其他:

绝对令人碉堡的女权主义、上帝掷骰子吗的世界观、灵肉的二元对立,等等……这些都需要另辟一章解释赛博格(cyborg)与生命树的进化论(忽然觉得工程量好大我承担不起……)。但这些核心思想算是科幻作品中阶段很高的思想表现了,在电影这种大众娱乐中出现得不太普遍,不过在文字作品中一度极其风靡甚至达到哲学的探讨深度(但是这些个话题展开讨论都令人不愉快)。

(二)屏幕意识流表现特征的老梗:

1. 作品主要基调务必是颓废的、迷幻的、冷色调为主,伴有霓虹灯的贫民区特别做陪衬。

——颓废的、迷幻的、冷色调:《黑客帝国》与《攻壳机动队》等同类型题材都是如此,即使是《机器人 Wall E》这种全家欢乐向的动画片都会识趣地表现出地球末日的景象,大地一片荒凉与腐败。

——霓虹灯,亦即是闪烁的广告招牌、流光溢彩的暴力色情街区……象征着高度的商业化发展,以及阶层分化悬殊而在城市外围产生的堕落的腐朽的贫民区(ghetto)。

2. 中国(香港)元素的设定

2000 年以后的好莱坞电影会出现中国元素,主要是因为中国电影市场已经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市场,取悦中国观众的最好方式是各种中国元素的代入,比如功夫熊猫,比如变形金刚钢铁侠之流……但是,在中国电影市场还不成气候的时候,科幻题材电影中出现的中国元素(实际上是香港元素)是一个赛博朋克的身份象征,尤其是香港这座城市,简直是未来社会的最完美理想设定。

香港的地缘政治具有非常意义的特殊性,相对脱离于母体大陆的政治独立性,又保留着长期殖民城市的文化交融性,使得这座国际化程度极高的城市人员流动性广、商品经济发展熟到快要烂了、贫富差距与阶层分化悬殊。街道上讲着各国语言的人流、城市区外围贫民区,都是最好的对未来城市的写照。这一点在《攻壳机动队》中表现到了极致,连街道上的广告标语“保护举报人合法权益”都那么的香港。遗憾的是,后来电影中也开始植入普通话,个人感觉就有些奇怪。在《黑客帝国》的表现中就是所谓的中国元素(比如那些神神叨叨的乍听之下似懂非懂但感觉有好像有些深度有些究级奥义的玄妙)以及中国功夫的代入(准确地说是“香港”功夫)。这一点还是比较佩服的,赛博朋克的短板是在 cyberspace 中的机械化战斗,直接子弹秒杀,在银幕上的表现力太弱(弱爆了好么),但是功夫就可以让主角十分漂亮地耍帅,还可以撑满两、三分钟的样子。不过,香港并不是唯一的赛博朋克圣地,任何与社会阶层太过固定的西方世界的刻板形象违和感强烈的亚洲城市都可以代表,比如日本城市(横滨?),或者印尼语的东南亚城市(吉隆坡?)。写在 2014 年年末的话,我很怀疑以后的香港是否还能在世界的科幻史中仍保留当前不可动摇的地位。

3. 当下赛博朋克最高思想境界的表现特征:女主角是中性的(吐槽:外形和男主角有什么区别阿喂喂?)

科幻文学作品中对未来女性的表现往往涉及到人类的生命起源、繁殖与繁衍、以及对人类 being(存在)状态的自相矛盾的各种状况,从这一点上来说是非常困难来解释的话题。所以这里直接上图来作直观的阐释。

如下是你应该“理所当然”期待的一部科幻(商业)片的女主角(图片为美剧《英雄》中不死的啦啦队员):白人小妞、金发带卷、丰乳肥臀、性感美丽、负责“服务”电影与电影院中的大部分男性角色,并且为这些男性身边的女性朋友作为取悦男性和“你应该这样来卖骚卖萌卖矫情地来谈恋爱”的参考书样板。

然后,如下是稍微有点追求的科幻片设定的女主角:

《黑客帝国》女主角 Trinity

请思考以下几个问题:

1. Trinity 为什么在影片中必需穿着能够显露出胸部这一女性特征的背心?

2.一旦 Trinity 披上风衣之后,你真的还愿意伤脑筋去区分她和他(Neo)的区别么?

3.你在电影中真的有“想当然”地把 Trinity 当成一个女人?一但你的大脑告诉你她是个女人,你的反应是:(1)哇哦!好霸气、好 MAN 的女人?!(2)不男不女;(3)她真的是来和主角谈恋爱搞繁殖的吗?

如下是《攻壳机动队》 的女主角少佐素子,没错,Trinity 完全复制了原型,连造型都不费力地就加了一副墨镜和一件风衣而已。

如果没有看过《攻壳机动队》的同志,请再思考一下:你认为图片中的这位少佐是女人么?代表了军队中必须追求的男性气概没有?

然后看下一张图:

这是你所希望能够激发在银幕上激发男性欲望的女性的肉体么?是不是吓——傻——了?要咆——哮——了?

咦?

呃……

为什么!

为什么在赛博朋克中的女主角设定是偏向男性(中性)的?

因为这是赛博朋克的未来社会。因为肉体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性别的存在是没有意义的。因为人类继续执迷于繁衍后代是没有意义的。因为赛博朋克发展到最后追求的是人类演化的最高境界:不朽。

然后,装逼的最高境界来了——赛博格。

(三)、赛博格(cyborg)的生命演化意义

Cyborg,字面翻译就是机械化有机体,cybernetic organism。也就是将机器替代人类的肢体、器官等肉体的部分,用人的大脑来操控身体上的义肢部分(不包括大脑)。没有官方的说法,或者说没有中国商业或学术机构的产品确认说法,所以俗称机械化人、改造人、生化人,等等。义体人拥有“可控的新陈代谢、强化的感官知觉,异于常人的反映速度和运动能力”,但超强的数字化处理目前还做不到的样子。

请不关注任何人类科学文明进步的同学注意:赛博格并不是科幻小说中类似“宇宙飞船”这样幻想出来的东西,它是……实际存在的。只是目前作为医学设备与其他开放应用,商业化还不足(非常昂贵),但毕竟是二、三十多年前就已经研发出来的老物了。可以参考日本的纪录片 1997 年的 [NHK 纪录片]赛博格技术革,2005 年的[中文字幕]改变人类的赛博格技术 。日本已于 2010 年起商业化赛博格(Cyberdyne)的套装并应用于医院、福利组织等机构,一年租赁费用为 178,000 日元(折合约 1950 美金)。下图为腿部义肢。

这里有必要交代一下科幻作品中的发展背景,美国陆陆续续有不少作家出版了表达女权主义的软科幻作品(以展现后现代文明的民族志居多),入门的科幻书尤其值得推荐女神厄休拉·勒奎恩,她本人翻译了中国的《道德经》。其地海传说系列是优秀的少年少女养成系,曾被宫崎骏的儿子改编为动画《地海传说》,不得不说这位官二代的思想肤浅到连少年奇幻题材都把握不好。重点推荐的是她另外两部最有声望与分量的作品:重新塑造“性”说的多元文化种族之旅 The Left Hand of Darkness (豆瓣) ,反社会主义的帝国与联盟对立的题材The Dispossessed (豆瓣) 。以勒奎恩为代表的女性科幻作家,凭借极其优美的言辞文笔掳获了大量以往只买账硬科幻(呃,我们就爱打打杀杀奋起革命美女投送英雄怀抱的反乌托邦题材)的男性读者。另一边,学术界的女权主义者哈拉维(Donna Haraway)在 90 年代初发表了《赛博格宣言》(A manifesto for cyborgs: 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alist feminism in the 1980s),尽管文笔艰涩枯燥但依旧造成了公共舆论的喧哗一时。《攻壳机动队 2:innocence》[注]中就插入了哈拉维本人的角色,并对人类的繁殖与对孩子的期待发表了一通自己的演说。

[注]

攻壳机动队 2 的电影名称 innocence,有的字幕组翻译成为"无罪",也有翻译成“无垢”。事实上,我在一篇论文中看过日本的“人偶”观结合德国先锋主义(情色)玩偶大师 Hans Bellmer(其作品因严重触犯社会禁忌被禁止传播或销毁)而创造出的功壳 2 的世界观,事实上通过 innocence 所表现的不是“无罪”的概念而是结局最后素子的那句话“你以为人偶就想被你附身吗?”这种“无垢”的内涵。攻壳机动队 2 是一部远远超越了前座的巅峰作品,此后押井守再也没有这层思想的超越了。

简单点说。

赛博格带来的问题是这样的:

既然科技已经发达到义体人的地步了,我们真的还需要肉体么?我们只要有大脑就可以操纵任意一具义体,不管男性女性(社会性别 gender 与生理性别 sex 没有意义)、大人小孩(年龄没有意义)、白人黑人(种族没有意义)、运动员或者医生(职业没有意义)、同性恋异性恋(性取向没有意义)……也就是说,本来么——只要肉体的死亡就可以带来人类的死亡这件事情,已经完全没有意义了。只要你的大脑不死,你就可以永远不死(随便换义体好了)——这是人类当前可以进化的生命树更高的阶段了:不朽。

这样的话……等等,生孩子如此重要的事情怎么办?以哈拉维女士的眼光来看,孩子不是“人” (顺便一说,英语中的“baby”的代词是 It),因为不具备以自己的意志或个人判断能力来决定自己的行动的作为“人”的本质,所以基本不讨论孩子,你作为凡胎时想生就生吧,但作为人造人的话,其实已经不需要孩子了。养儿育女过去是作为人造人最快的途径,在赛博格中则演变成为了纯粹只是为了基因的突变与进化。保留人类记忆信息的 DNA 也可以理解为不过是一段保留信息的程序或者代码而已。这样构建起来的所谓网络社会,即 cyberspace,即 the Matrix 就很好理解世界观的架构了。所谓的真实与虚拟不过是个人的自我(self)的如何构建,是根据周围环境进行判断的镜中之我?还是在现实社会与虚拟社会中交错的双重人格的构建与渲染?

另一方面,赛博格使得一切造成当下人类社会不平等的障碍(性别、种族、职位等等)大都被肉体消灭了,于是乌托邦一样的不可思议的平等社会竟然真的到来了,让所有人诚惶诚恐,惶惶不安。要知道,赛博格抹杀的不仅仅是男性和女性的肉体差异,还可能是人类和动物的肉体差异,如果这个人非常喜欢喵星人而且选择了一只猫作为自己大脑的载体,因而成为了半兽人(兽奸是不是要从刑法中取消了!)?想想都是一身冷汗吧……

这就导致了一个更为严重的问题:作为赛博格的你的存在的依据是什么?你是不是已经伴随着肉体的死亡而事实上死亡了?——只有大脑,你的思维,我思故我在仍然成立么?连灵肉的二元对立消解掉的具体是作为人的什么的本质存在?你怎么判断你的人格不是电脑程序设定的、或者 The Matrix 母体控制下的虚拟人格展开的虚拟人生?这就是《黑客帝国》解决《攻壳机动队》的遗留问题,因为《攻壳》的结尾是素子完全放弃义体,将自己融入网络中去了——名台词“网络无限宽广”。只是没想到《黑客》到底还是落入了这种糟糕的反乌托邦题材。至于赛博格带来的生命进化论可具体参考《攻壳机动队》中素子与傀儡师的两段神对白。

PS.

尽管本文默认了 1999 年的《黑客帝国》的导演那时还是沃卓斯基兄弟,但是,实际上现在正确的称呼已经改为“沃卓斯基姐弟”。拉里(Larry Wachowski) 已经变性并更名为拉娜(Lana Wachowski)。附上最近的照片一张:

上一篇:爸妈疯起来比你还幼稚!熊孩子们都输了 下一篇:又一部颜控党认栽的片子
影视一周升降榜
1
战雷(QMV)
战雷(QMV) 语言:国语
点击816次
主演:姚芊羽,张博,邢佳栋,李健 
2
前生今世第1季
点击96次
主演:未填写 
3
大力金刚
大力金刚 语言:国语
点击621次
主演:未知 
4
蝙蝠侠大战超人(G..
点击623次
主演:Paddy OBrian,Trenton Ducati 
5
A片特攻队
点击20次
主演:杰夫·布里吉斯,蒂姆·布雷克·尼尔森,乔·潘托里亚诺 
6
(探索频道)红叶精神
点击122次
主演:未知 
7
营销伎巧第二季
点击441次
主演:JulianaSchalch,MichelleBatista,RafaelaMandelli 
8
苜蓿地
苜蓿地 语言:英语
点击397次
主演:迈克·沃格尔,杰西卡·卢卡斯,迈克尔·斯达-大卫,丽兹·卡潘 
9
林肯律师/依法犯法
点击668次
主演:马修·麦康纳,玛丽莎·托梅,瑞恩·菲利普,威廉姆·H·梅西,约翰·雷吉扎莫,迈克尔·佩纳,凯瑟琳·莫宁 
10
上帝不再眷顾我们
点击101次
主演:John Bul Dau,Panther Bior 
热门专辑
菲泰同志电影
女同志
BL耽美动画
基情腐剧
GV电影
同志美剧
男模男星
古装同志
Bel Ami公司资源
G星gay明星
魅男gv
GV钙版
僵尸同志
真人秀
盗墓电影大全,关于考古探险盗宝
恶搞类大电影合集
蛇类电影_跟蛇有关的电影大全
光影运用出神入化电影
特异功能电影_超能力者
美少年GV美男电影
打真军电影
佛教电影
邪典电影
监狱题材电影
连环杀手电影
失落时看的电影
邪恶战胜正义电影
小清新文艺同志电影
男男舞蹈电影
经典Gay片老电影
性喜剧电影大全
恋尸癖电影
老年同志电影
双胞胎gv资源
性教育影片推荐
国产GV微电影
师生恋电影
超震撼视觉电影
萤火虫剧团电影
双性恋电影大全
残疾人励志电影大全
单身动漫男子
2013冷门电影大全
神偷盗贼电影
妖魔怪诞的大师电影
古典美学奇幻电影
10大魔幻电影
大尺度美剧推荐
二战经典电影
坟墓唾弃系列
NC-17电影大全
希腊神话电影
单身汉光棍电影
唯美精致画面系列电影
男模特杂志全见版
耽美H漫画
欧美同志短片
高智商电影
亚洲100部同志电影
小正太的电影
非洲暴力贫困战争电影
2014Gay片
拳击电影大全
失忆电影_银幕硬汉电影
反乌托邦电影推荐
纪录片史上最佳20
黑人GV
2015同志电影
B级片血腥恐怖
异种片恐怖外星异种电影
3D动画电影排行榜
有关猩猩的电影大全
病毒电影灾难片
穿越电影大全
足球电影大全
夏天的电影大全
金融电影推荐,十大经济电影
关于马的电影大全
圣诞节电影_平安夜必看经典电影
邵氏风月片大全_邵氏经典艳情电影
禽兽禁片
孩子看的电影_孩子电影清单
自慰男场景电影
旅游电影推荐,关于旅行的电影
裸体男电影,全裸的男人电影
性感男体诱惑电影
老电影,世界电影史_早期影片
奇葩蛋疼的异类电影
邵氏电影大全国语版
摄影师必看的电影推荐
管理学必看的电影
德剧,德国电视剧大全
恐龙电影,跟恐龙有关
密室逃脱类悬疑电影
人性底线挑战的十部电影